Wid.4613308
-
类型 常规 , 轻小说 , 现代 , 日常
分级 少年 同性(男)
标签 城拟 , 镐蓉 , 蓉渝 , 镐渝蓉
状态 连载中
-
281
0
2024-11-6 14:25
- 导读
- #蓉渝/镐蓉。蓉渝生子,镐蓉前任。雷者请避!
#填不完的坑。
办公室。
“情况我已经告知了,您家孩子在学校打人严重违反校纪,现在对方要求孩子给道个歉,这事就算过去了。”
“老师,是我们家娃娃的问题,不消您说我们自己都会处理——那三娃路见不平动手有错,对方欺负同学就这么算了?!”
“不不不老师!我爱人他不是这个意思!”
三杯茶水在杯中晃荡,好似觥筹交错,旁边成山的作业本堆在直饮水机前,桌子上一盆绿植放在电脑边,藤条遮住了人的脸。老师挑眉道,您是质疑我偏袒对方了?不等渝庆开口,成锦蓉赶紧抢答,“绝对,绝对没得这个意思!!娃儿咧年轻气盛撒,我们回去一定好好教育他给同学道歉!老师辛苦,喝口水。”喝了一半突然想到这是泡给学生家长的,放下杯子道,“好,这件事您回家一定给子川分析清楚,放完假来学校再道歉。”
“好!一定一定!”
“成锦蓉你是不是脑壳儿有毛病??”
周五。前来接学生放学的车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只能停到江边去。学校花坛三角梅开得热闹,人群中能看见一对夫妇一步三回头地骂,不是骂走在后面的娃娃而是骂提着大包小包的娃儿他爹,“都说人家打人,不是我娃儿的责任,老子道撒子歉!”“哎呀小渝,话不能楞个讲。道歉有好大个事嘛,我一天到晚在单位要道无数歉,孙子早就装惯咯!再说‘七亏是福’,‘小不忍则乱大谋’——好大点事儿嘛,不要上纲上线搞得自己不开心撒,是不是娃儿。”
成子川翻了个白眼,被老娘拉一把,
“要道歉你个人去道,我娃儿不切!!勒年头见义勇为还有错了!三娃我们走!”
“哎哎哎小渝你小点儿声音嘛,我还不是为了娃儿好,”有人打挡风玻璃上的电话叫挪车,成锦蓉一叠声答应完快步跟上去,“你晓得这回打人的学生是哪个(小声)教导主任家的学生!莫得必要撒。你想哈我们当时进这个学校花了多大功夫,想想你自己……”
“有本事,她就开除成子川,劳资给转学!”虽说如此渝庆还是压低了声音,
“道歉想都不要想。”
“算咯,妈,你晓得老汉儿在屋头也是要道无数个歉的。”
“就是嘛就是嘛,没得啥子事——娃儿老汉儿今天给你买了甲鱼炖汤的嘛,还是活滴嘞,快点走嘛!”
说完俩爷子就背大包小包跑了,留下原地一脸疑惑的渝庆。
你妈经常不在屋头,他不晓得——
成子川印象中是爸爸带比较多,从她记事起,亲妈一年到头都在外面跑项目,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外头,看见屏幕和看见本人五五开,只有在重大事件诸如入学毕业或是家长会才准时到场。对此老汉儿是没有意见的,“我们都是靠小渝养嘛,他当家说了算——是吧堂客?(领一巴掌)”她老汉儿成锦蓉工作相对清闲,文化部门闲职,离家不远,上下班还可以接下娃娃。洗衣服做饭都是老汉儿占大头,妈在家才接手——因为嫌娃儿爹搞得不利索。
“哎呀他也不是不想留,就是你妈以前犯过事进过档案,不好留嘛……”
书架上摆着老子用不着的大学毕业证,还有几张爹妈年轻时的照片,貌似在一些土坑坑旁边照的,背景是断掉的废墟残垣。妈还在卫校实习,一身白大褂,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浓眉大眼的长相,看起来十分精神。不过他好像不太高兴——爹也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往后无论是和老婆吵架,得了娃娃,还是被领套批评他都是这幅表情,微笑仿佛焊在脸上。导致娃儿她妈看到老乌龟这副尊容就是无名火。
晚上饭桌没人提这个事了,假期第二天开车出去玩成锦蓉突然破天荒接到电话通知加班,有外省的考察团过来要接待,而领导刚好昨天出省去了。“嗨呀,就非要放假的时候过来迈?”顶着目光钻进车里,“差不多都安排好咯,我就过去看一下,蛮快哈!”
单位门口,公车已经把不多的地方占满了,他们只能把车停到对面去。“有事就我跟成子川先回去。”做完手势,转头渝庆就开始接电话。“要得。”成锦蓉向单位走去,小娃儿歪在后面玩平板。回来堂客已经坐到了驾驶座,成锦蓉只能去副驾。打安全带的时候渝庆突然说勒快啊,平时不是一搞半天迈?
“啊…明天还要来。”
“那把你喊过来爪子?”
“差,差人嘛!”
“——劳资要去上厕所。”
怦!成锦蓉还在嘟囔“发啥子脾气嗦”,后面的成子川忽然凑上来,眨巴眼睛,“老汉儿,妈是母老虎三你当他眼睛瞎的迈——他刚才一直盯到你那头看,他在打望啥子嘛?”
“哎呀,大人的事小娃娃少管!”
成子川哼一声坐回去,“你平时不也惦记着妈在外面有几个‘相好的’嘛,落到个人头上就讲不得咯。”“乱扯,那是说起耍嘞”看到渝庆回来马上闭嘴,“乖乖我们切哪点?”
“锦官!”
“……长安?”
虽然隔着人群,两人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距离成锦蓉大学毕业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世界早已物是人非,这段往事还一直藏在他内心的某个角落,无碑之墓——当时的成科长还是C大中文系的一名大学生,跟着老师到安徽去做田野调查,恰好碰见陕西另一所高校考古系在S市做运河文物开采。百废待兴的年代什么都缺人手,听说有其他高校也在附近做考察,陕方教授立即联系到导师所在的考察队请求支援——也是成锦蓉为什么认识了李镐京。当他走进考古后方现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书本上整齐明了的考古现场是如此杂乱,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腐旧的气息,还有化学试剂的味道。导师照顾他,说小成没怎么出过远门容易水土不服,安排他来做些轻松点的整理工作。穿过一个又一个帐篷,米白棚顶吊着昏黄的灯泡,为了不使这些重见天日的老祖宗过度惊讶早早泄了气。小成在最后一个帐篷看见了当时刚上研究生的考古系师兄,灰头土脸的,正给一只小巧的文物去灰,还扎着半边髻子,倒像坑里爬出来的俑人。古典传统对于男性的审美集中体现在这张脸上,天庭饱满,剑眉星目,鼻若悬胆面如冠玉,很难想象一个八尺壮汉手心捧着一个不到他半个指头大的小东西细细擦拭,他忍不住笑,笑声吓到了正专心工作的人,小东西险些掉在地上——还好扑住了。
“啊呀,骇死额力!”
“你一个大男人,还怕鬼三。”
就是口音有几分搞笑。陕西壮汉说当你被一堆一千多年的文物包围,突然响起的笑声很难不挑动神经——一板一眼的腔调,小成就更想笑了,学长却摆摆手说“成……同学是吧,等额把这个物什拾掇出来,你就帮着记录数据好了。”“我的天,像你楞个扫,扫到啥时候去嘛——不如给我来做,我家可是会绣花的,拿过奖嘞!”
迟疑,“……你做过文物保护吗?”
指着下面,“就这件,很难么?”
“不难,细心一点就行。”
“那就对了——李师兄做得,我肯定能做。你看好吧!”
绝无仅有的景象。之后专业细分,高校考古就不缺人了,一切都由专业的人来做,人越来越多——也难怪有些长辈会怀念以前那个时代,因为过去每个人都是「被需要的」,国家建设需要你,社会进步需要你,哪里都有人的位置,经济学家将其概述为人口红利,后来红利盈余了。小辈无法理解为什么有的老辈不愿退休,大约也有黄金时代余光的影响,工作岗位带给人价值和成就感和当今太不一样了。那只两人首次合作发掘出来的琉璃品后来封存进储藏箱,如今在S市博物馆展览。这只是开端,两人逐渐从清理文物移去了发掘现场,这种又苦又累还要下地底的活成锦蓉只有回乡下老家在种田的亲戚那才看过,但在考古现场还要万分小心,因为随便一脚都可能穿越好几百年光阴——也让人想起是不是只有过了这么久的时光我们才可以相遇?李镐京说他早就习惯了,因为家是农村的,放假回去还要帮忙干活呢。
楚王折戟之处浓缩了最为灿烂的少年时光,挑灯不仅为文物测量,偶也谈诗词曲赋,顺便就会说到人生理想。可惜李镐京只擅长唐诗,对于词曲除了课本上教过的基本没概念,成锦蓉少不得迁就他,也从其他同门那里听过不少师兄的轶事。
可是,就在外人看来他们最好的时候,两人却突然分手了。
今天夜里渝庆去送娃儿上培训班,借着灯光,成锦蓉翻出了二三十年前的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