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2467117
作者 : 冼风
-
类型 常规
分级 大众 无倾向
文集 无忌交流所
-
109
1
2023-5-12 22:51
- 导读
- Wland阅读,Lofter交流,谢谢~
游寺有所感
如绿色泼墨山水画一般的巍峨群山环绕间,怀抱了一座静谧小寺。
小寺佛殿不多,却颇为古早,经查已历经千年,像是一位沧桑的老人,跨过时间的洪流,满身风尘。
母亲不耐高反,已在寺外古木婆娑的树影下歇下,挥挥手让我自己去罢。
寺里的石板路已被磨得凹凹凸凸,黄昏朦胧的树影洒在地上,澄黄的夕阳散发着余热,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
步入一座殿,一位年长喇嘛身着红袍,正跪于殿中诵经,面目慈祥安宁,旁若无人。供在案上的酥油灯抽起几缕白烟,模糊了案上佛像的轮廓。藏地的佛像,多用色鲜艳,张牙舞爪。可现在的我已不似初见时那样害怕它们颇有些狰狞的姿态,看得多了,便渐觉几分浩然正气。
忽然回神,想起听过的介绍:藏佛远者诞生于千年之前,却都有原身,都有一个完完整整的故事,他们原都是凡人,抛弃了尘世的肉体后,被塑成佛像普渡众生。
我恭恭敬敬,不敢高声语,这些千年的贤哲,被供奉在这些仿佛能冻结时间的寺院里。在曾经,可能有多少人来往于这寺,为着怎样的原因前来,又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呢?可这些都已归于尘埃,过去的一切惊涛骇浪,唏嘘故事,都已复于平静,唯这千年的古寺似渺远的苍穹,静默不语;唯这些古老的佛像慈爱地望过凡尘的流转,无数平凡的人湮没在时光里,而我作为后人,对这里的前尘,无所知,也无从触。
那一尊尊千年的佛像静默于此,凝望着我,他们仿佛是时光派来的使者,拉着我脱离现世,无比清晰地去看时间与生命。
在高原广袤的天空下,我由衷地慨叹。我不过是时间的洪流中那么渺小的尘埃。我生而为人,就这样一直一直被裹挟在这浩荡的时间的流里,不用思考,便被这湍急的流推挤着,仓促急忙地往前走。我无法驻足去思考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在这生命的长河里,走着走着,麻木便封住了我的感知,时间的流掩住我的耳目,让我对这一切生命的疑惑地思考模糊了,只在心底留下一个淡淡的影子。
可在这里,在这个无名的佛殿里,高原澄澈微凉的空气灌入我的口鼻,时光的流突然间就给了我一点宽恕。在傍晚的夕照里,我听见放慢了的一分一秒从我身侧流过,仿佛是要留给我时间回望我在时光里留下的痕迹。我忽然有些讶异了:幼时生长而赖以为精神寄托的老屋早已拆光;曾许下郑重承诺珍藏心底的朋友早已离散……它们曾是我生命中如此浓墨重彩的几笔。我才走过区区几十年啊,而我留下的痕迹,就已经被时间的洪流无声残忍地掩盖掉了,成为了我心底的念想,淡淡的影子,它们不复存在,可叹的是无一物能躲过时过境迁而被抹去的一干二净:匠人精心雕琢的物件终要遗失;圣人的思想也许有一天会变质,失传。
也许有一天,人类的文明终于消亡,那这个被人类发明的概念:时间也会一并消失——而时间本身依旧隆隆走向未来,是不是一切事物:概念、精神、灵魂,自诞生起便被标上寿命。
殿中逡巡已久的老喇嘛依旧不紧不慢地将殿上供的金碗满上水,用长柄勺一一点过水面,激起波澜,水滴便在水面上跳起灵动的舞。
殿上供的佛像目不转睛,垂眸凝望着我,一动不动,在烟雾的模糊里,却仿佛有了生命,诘问着我,是否确实有所悟破这生命与时间的大命题。我自诩年少轻狂,但在这佛像仿佛穿越千年的犀利目光下,我却犹如冯骥才老先生在《时光》中所写:“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这些古佛曾经也是鲜活的生命。他们造出大奇迹,从此留名青史。而为何要造这奇迹,细细回忆他们的故事,多半为了自己,或其他的生命,但无一例外是为了“当时”“鲜活的”生命,我曾以为留名青史当是人一生的追求,这样,任由时光流逝,我的名字也将被人铭记,这便算是我燃尽生命的所值了。但那些千古流芳的人,他们曾经作为生命跃动于世是,也只是为了生命而奔腾,他们不去对抗这时间的洪流:匠人体会细细雕琢的快乐;圣贤以普渡众生为己任……并不对这匆匆的时光有何所求,而时光却自然地给予他们被铭记的馈赠。
并不能阻止生命的狂欢,在我化归尘土之前,我可以寸寸轻抚过我的人生,在年少时肆意的张狂,在老时沉着稳重,我会放肆地笑,体会断肠的悲伤,安然从容的走过这凡尘世俗,将着人生的百味吻过。
我踏入时间的流,鞠一捧清澈的时光,痛饮下,祭给独属我自己的时光,我不为别人而活,生命属于我自己,我的名字能否在时河中停驻不归我收管,我无畏的地面对这时光,这生命。因为我尚还鲜活,便无需去想我的生命将于何处寄托,何处延续。从我终于出生时起,我的生命便不再属于母亲,我是她血脉的延续,而我只会走过自己的人生。
当我终于不得不放弃灵魂寄居的肉体时,我便已来过人间,真真正正的走过一遭,必将是满足的吧,我已经细细描摹过我的生命。生命之所值,在于生命的体验啊,对于生命,那切肤之感。
殿中的僧已做完法事,正慈祥的望着我,仿佛在等我这不知名的过客悟道,我却转向那几尊佛像。
默答:我终于明白何为对生命虔诚,而我能做的,也只有虔诚,如此,便无悔。这便是多少人所求的“道”罢,我思量。
离寺时路过寺中一棵参天枯木,想必生前也曾繁茂无比,而最终以虔诚的姿态,谢幕离去,徒留幸福而枯槁的身影,浸在残阳里。
抵达寺门时,母亲怨我的姗姗来迟,我仿佛突然被拉回尘世,鲜明清晰地尝到红尘的味道。
拢下来的夜幕里,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我年少强说愁。
山下的拉萨城,已飘起缕缕炊烟。
生日祝福(希望原谅被公开)
陈。为了避免跑题,开卷明义,祝你生日快乐。
陈。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巧舌如簧的人,尤其可能把祝生日快乐的贺文写得如讨论学术般严肃。但既然是你,那么怀着你一定会体谅我的心情以及希望共同进步的愿望,我模仿民国时代的书信,祝贺你的生日,献拙了。
陈,和你因六年级期中考竞技般相识的情节已经不必要再提,想必你耳朵也快听出茧来了,但是从六下到现在的确是经过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自认为我们的关系是相当稳固的,父亲曾经调侃过我:“交朋友总是挑三拣四!像陈那样子深交后也不会一脚踢开的算你的朋友之少数了吧。”
是啊是啊,我深以为然,因为你有很多很多我所看到的闪光点:宽容,平和,有耐心,活泼,阳光,张弛有度,能够立即为重要的人做出改变(比我这种因为死要面子而逞强的傻蛋好太多)。你有你喜欢的日漫里面向着阳光的朝气。中国古代有位诗人苏麟,一生只有两句诗却留为千古: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暖树易得春。你就是这样开满硬邦邦带着朝气和预备绽放的勇气的花骨朵的向阳的花树,我在你身上看到了绚烂的青春,像烟火一样缀在我的心底。
陈。你是明理的人,因此觉得讨论些话题也未尝不可。朋友的定义让我很为难,闺蜜也是,挚友也是,知音就更是了,我不知道朋友是否包含以后那三种,“交情”在中国更是意义匪浅难以解释的词汇,因此你我在我心中的关系也难以给出严谨的定义,但我的确明白你的确是我重要的人,这时候有多麽清晰的定义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陈。你我都知道,关系会随着远离和忙碌而日渐淡薄,所以在于你的相处中,我愈发感到,要珍惜相处的每分每秒,这样当我们日后遥遥相望,在或许陌生的同时,是知道对方曾与自己互相温暖,帮助,成长的。青春路上遇见的人,有些注定会离散,但是对你对我,即使面上不露,心里是刻骨铭心的。你我都不喜欢露骨而肉麻的的情话,那是因为我们都珍惜。
陈。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并非有意,但除非意志力出奇的强大,超过了一般的人类,不要挑战自己的极限,很多东西是无声的。接触过的东西都成为我们的经验,支持我们分析,思考,也就是我们思维模式的构成。我知道你明白的,你有自己的判断。
陈。生日,在这样的日子上,要好好庆祝啊。13、14岁是豆蔻,是古人眼中女子最美的年华,我曾千百次为了即将失去我最美的外貌而惋惜嗔怪时光的匆匆,后来才发现美有时可以是山茶的绽放,含蕊,也可以是枯荷的残缺,时光可以带走人间的美,但它会赠与我们更多心灵上的礼物,无论是好是坏,所以不要忧伤心急;而15岁在古代即为成年,现在,15岁也意味着不再能肆意妄为而要承担民事责任。你与我已经跨入了人生应当承担起责任的新篇章,我们总要和过往说再见,历史的轨道不会因人的无力而停下,动漫里的奇迹可以作为梦想,但毕竟不是那么实际,而这这也是他们能播出之意义罢,给予我们一个摆脱显示的虚拟世界任你我撒野,我们还年轻,虽然在内心也曾挣扎过,但是当我们成年,当我们现在面对大人可能承担过更大苦难(包括老师们告诫的所谓成年人的苦)而对我们不屑一顾时,我们要记住此时属于年少时干净清澈的明朗的痛和快乐——以避免我们以后再不复得到。
陈。当然,我们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对吧?明明快乐才是目标,为甚却因为过程中的苦而舍弃了目标。
陈。优秀的人生很标准,但是要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那样的人生才完整。
陈。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对你在生日这样特殊的日子说的话,是很认真的哦。
陈。但我愿意你永远当个不用想太多,在简单的想法里快乐地过着晴天的日子的小孩。
陈,生日快乐。
文字的乐趣与生命的喜悦
最终接受以至于把自身置于自己审视的难堪之下的,是不得不承认有些流行文案中被滥用词汇:“以梦为马”之类。
这些发这些发源的词汇,反而没有被炒作的庸俗。竞相模仿的庸人才是粉色泡沫般无聊的文案的制造者。
炒作出来的粉色泡沫,终于淹没本初的美好。因此后生中洞悉者的结论反而是“不屑一顾”。《海鸥乔纳森》中后世清醒之辈同样不再盲目信仰太过遥远的奇迹乔纳森。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路上碾碎与无意中掉落了许多东西。然而事物总要腐朽,多么鲜嫩的花绽放后如果不化作养分,而是用现代技术将其封存,最后只会在悲惨地失去作为活物的特征后,再沾上时光的污秽变成垃圾。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迭代。不,或许说是一大不可逆或不应的特征。
人现在可以替神明做选择:编辑DNA,化工产品……但是这些是我们不应当触碰的东西——至少是在人类美好的意志足够强大之前。这些神明的选择权过度地落到人的手里,大概率会引起道德丧失,进而引起末世混乱。
说回来,以梦为马,美好而恣意,三毛不也很喜欢马吗?它们眼里有溢出来的灵动,它每一块涌动着生命的力量的肌肉,带着生命的蓬勃欢悦的鼻息。马的生命载着梦的痕迹化作依稀的线条向远处奔去了。这鲜活而神秘的生命!
之所以忽略这些词汇本身成熟除逻辑漏洞以外的美感,还是有部分原因在我。是我发现自己无可逃避的庸俗与自命不凡。只要略过他人的刺眼光芒,便可以不将灰败的自己映照的得那么清楚,保护自己可笑的自尊——这掩耳盗铃不听不看的屏障可是破烂的遮羞布。
林荫道
疫情封控后我第一次下楼闲逛,大脑没有实感,身子骨猛然轻飘飘的。
直到我看见那条林阴道,迫不及待地自由生长的道旁枝丫投下淡淡的晕影,空气忽地变得像雾样柔和。
直到我瞥见后门外那街边的绿坪。那草将倾未倾,几乎是争先恐后爆发式地扎堆挤出地面,冲那禁锢他们的冰凉无情的石砖扑去。那样子让人不禁怀疑那片绿茵即将化作浓墨,泼洒在街道上。
我的鼻尖触及到几缕春天的青草味,并不浓烈。没有割草机驶过后的植物伤口的味道。但是确实足以令人欢心雀跃。就像那草色不浅,却也不深,恰到壮年的小伙似的,展示自己无限的活力与干劲似的,那生命的张力,那生命仰向天空的无畏生长,那压得自己同伴几乎扑倒到街上去的生命力!那大抵是春日女神的馈赠,那不息的生命力!
我想此时应当用最清越,最纯真的歌声为之歌颂,为这铁栏外的生命,我触不可及的绿毯,它们如此兴高采烈,仿佛在发出邀约。可是我的躯壳疲惫地留在原地,我的灵魂哑口无言——为缺乏描述与赞美你们的生命的词汇而羞愧着。我的狗安静的陪我驻足观看,好偷懒的它竟并未坐下歇息,大抵也是有些灵性,看入了迷。我才记起来指挥酸麻的腿,支撑着我往回走,摇摇晃晃地再经过那条林荫道。若能拨开我充盈着喜悦的胸膛,那么此刻上帝该看到的我,就是一个仿佛漫步在英伦校园阴郁柔和氛围里欢快的愚人。
是啊,看到那草的那一刻,爆破的生命的力量把封控后麻木不仁我扯回地面,力大的不容我质疑,直至灵魂深处一同震颤。期间,我甚至没注意到后来母亲提醒我的那草间飞舞的两只崭新的菜粉蝶。
致毕业留言
毕业留言是什么呢?
恶俗的表白乔段对于当事人真挚无比。对于考试与未来期许抄写的文案未免俗套。
不要写了罢,不要写了罢。
既然我天生在脑内走过的东西太多,既然两次的毕业都冷静得过分。
既然在乎的永存心底,既然洒脱之辈不几年便会离散。
既然闪耀的岁月可以混杂着明快的忧伤,烦躁过头的脾气,吵闹不休的想法,幼稚地流淌过心间。既然看到愚蠢的往我不堪其愚昧,既然看到过往的光辉与荣耀人会令今天的我心间抽痛。
既然日本治愈的青春物语不切实际,既然欧美式的缠绵不太契合套在规矩校服里的我们。
既然我们的毕业季要的是共产主义领导下的向前奔,而非你的好友沾着些许汗液的手掌的纯真印象。
既然时光向前碾去,既然画面一一翻转前横桓在远古的背后永远不再触及当年的鲜活。
既然鲜活的我们最终只是会变成鲜活的老人。
众生只有在当下的鲜活模样才会流光溢彩。
不错的,不错的,想着想着惊觉手上又搓捻着笔杆竟在认真思考该写下怎样的寄语。
顿时对自己哑口无言,可嘴上依然说教着我同学回忆放心中,被他们讲着无情理智,被笑话怎么能从毕业留言想到人生。
可是你们不知道,看似随意的玩着笔的我心里有好好的构思留言。在听到冷血无情的评价时反驳着:“情到深处很容易哭啊”却未得到回应。心里千万条思绪总在闪过,可只有几个瞬间出现面上的裂缝。“征于色发于声”把内里滚烫的心情泄露,当未被“喻”又冷凝成牢固的盔甲,遮住小小的缝隙,堵住不该说的话,不能被共情的情绪。
哦,该死的我的冷漠的脸啊,多少人误会你阴沉无情,又有几个儿时玩伴知道你一向过重视的友谊,在毕业时,在你悲观的假想推测里消逝时无穷无尽,涌上来的汹涌的寂寞。
可是我的耳膜开始感到挤压,心血管的血液开始加速回流。我的肌肉收缩时,是否为我的毕业寄语竟写不出一字而讽刺。这是我的寂寞吗?
至少我鲜活的感受到了我活着。是的,我正在此时此刻这个空间里仔细地思考着。我被时光——这流逝的青春与我恰好的豆蔻年华,我向众少女百花丛中的一抹绿意——未像花般娇艳盛开。我成为了热衷感受叶脉中涌动的文思的那片蝉翼,虽无依托却自由自在——自己跃进这个我的思想的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流里。
时光架着我一步步向前挪动着,如此强硬,如此冷漠。小学毕业时生发的相似,而远不及现在的感想。只能被我艰难的回头望一望,可时光又捏着我的脸向前瞧。
哦,我亲爱的同学,你们可能体会这感想万千奔腾而过,留下身后有淡淡忧郁的味道的痕迹。你来不及提笔捕捉它们所有——而你的朋友甚至看不到,冷眼用余光瞥着任由你在身后追赶呐喊,声嘶力竭,双腿疲软。这些轻飘飘的文思也不会停下来等你。
唯一清醒的认知是——可我要毕业了,马上!只有十几天!只有十几天!多么不可思议!
我的寂寞,我的欢喜。我鲜活的此刻,竟又要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消逝了!
去他的“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这样美好纯真的少年,谁有再一次?
生活,你真像个混帐,有时用失意、嫉妒、说不出口的悲伤,粗暴地从里到外撕碎我。硬给我带上面瘫与不友好的面具,让我无论怎样练习微笑也无法摆出和善的脸,像个孩子般尖刻恶毒地嘲笑我,亲手撕掉我的矜持叫我去乞求理解,一边告诉满心迷茫与痛苦的我世间有真情与温暖。
可是你又在我像烂泥瘫在地上苟延残喘时,给我看那些饿死的遍地尸体,让我看倒下的红色巨人的尸骸与轰炸下破碎的南联盟,让我在这样的年纪理所应当地了解到到在纠缠不休的党争与蝶蝶不休的反动派,毫无节制的把史政与人民的苦难的事迹通通往我嘴里塞。然后揪着我的头发逼我看着等我去奔赴的人类大业,再给点友谊的光辉,依从了青春韧性与易恢复的我便又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生活的爱抚与奖赏。
生活,生活,你使我只可感受当下的鲜活,教唆人类丢掉过去,多么残忍!多么叫人痛心无奈!
可我马上就要毕业了。
所以在人类的浩大痛苦面前,在穹宇般的时光洪流面前,渺小的我的矛盾与徘徊,志得意满与彷徨失意都失去色彩。
生活的烈火会将我灼烧直至被锻造成型,从滚烫的炼钢炉里喷涌而出。
既然我对生命的难题求而无果,既然苦思冥想下对毕业留言无话可说。
毕业留言,无必要写。(自招前两天)
生命应处的序列位置
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吗?有扎根在心房的交错的情感吗?有无妄的挣扎吗?
放纵吗?放纵吗?在月光皎洁的银辉下。任由思绪狂妄无知地生长吗?都是浅陋的,都是虚幻的,略一思索便不攻自破,青春期疯长膨胀以致挤压着颅内仅存的空间的藤蔓般的繁多想法,转眼化作碎沙。
抛弃我自己的是我自己吗?倒在地上毫无尊严,挽留过去的我的是我吗?把过去的我痛斥以致其无完肤的还是我吗?
月儿会飘飘荡荡吗?文人会在月下相会相知吗?草虫会在夜深簌簌作响吗?
浮云隐去的是月影。背道而驰的是相互回敬的友人。噤声寂寥的是渺小生灵。
哦!这阴晴圆缺的世间!
当我渺小着,当我望向广袤的宇宙天地,人间烟火凡尘,我还是我吗?我作为千千万万未有资格的浅薄者诘问天地以致自身。
当我渺小着,偷窥到自我的无法阐明的幽寂情感而无地自容,以至于哑口无言。
但若当我舍去一切时,舍去这天、地、日、月,舍去着这万千草木时,心里有慰藉吗?听呀!听心脏砰砰而跳的声音。听我的耳膜收缩着,洗耳恭听自己的心流。我成了万物的主吗?
我叫来日、月、天、地,草木虫鱼。沙沙作响,为我合唱,却了无声趣!为什么?
因为不属于我的我才去感受。我位于中间的阶级最易倾听自身。我没有兴趣去听我自身的血液流动,心脏仿佛按在他人身上才会为了彰显存在般跳动。
我被这现世缠住手脚,才在将精力集中于缠斗讨人厌的水草时在空隙思考。
在沙沙作响的虫鸣中,在鸟儿悦耳的啁啾中,大自然和谐的笑作一团。
而我倒在这片亘古不变的热土上,嗅到草木的芬芳。热潮推碾过我的身上。过去的我,你狂妄的站在我眼前一寸,用着最清澈无邪的眼光问我在敬畏什么?我累得抬不起嘴角,可我仍然嘟囔着说:也许鲜活的你,也许麻木的我,也许天,也许地,也许我抛弃我自己。
春使
风萧萧地卷过,不甚强烈。
时间缓缓地在角落里悄悄淌过,那无声的,时间的溪流。
走在家附近的街,卷地风托着几片飘旋的树叶,沙沙地刮过地面,清晰地。
声音远远地蔓延过来,有节奏,有呼吸似的,仿佛隐隐夹着欢笑。
地面应和着,颤起来了。
是一辆小巧的摩托,墨绿的,圆头圆脑的。是很喜欢的复古款,连带着车上那带着大而黑的拉风墨镜的人,也沾上了黑白旧照片里尘埃的味道,像上个世纪里开来的。
宽宽的旧式挡风在风里摆着,呼啦呼啦地拍打着空气,像在哼着轻快的歌,掠过的地方,仿佛点开了涟漪,明明不存在却又似染开了绿,像把这些花木一一洗濯过,鲜活,明媚地渲染开来。
突然感到空气盈满了花粉,飘来了叶的味道,有些干燥,又兼顾湿润,光和影打在脸上,斑驳的,明灭的,温暖与微凉在面上交融,流转,得以从叶隙中窥见明艳的太阳。
闭上眼的时候,风无言,阳光和煦,微软地包裹着,把冬天着于我那破碎的躯壳剥去了,瓦解了,仿佛也能听见他们细碎地掉在地上。
再睁眼的时候,那小摩托已荡着暖意,撕开这褪色的隆冬季节,执着地高歌着向前去。
惊喜地看到那后座安稳地托着一个小男孩,暖瓷色的脸,像玻璃做的乌眸,风顽皮地撩着他的头发,无言而又似好奇地凝望过路边的风景。
他手里抓着两支罕见的,未修剪的连着长长花茎的郁金香——自然地好似还在不知处那片起伏的花田——一支是融融冶冶的黄,另一支是朦朦胧胧的粉红。他搂得不紧,花枝轻轻摇曳,像在呼吸,像在浅笑。
那孩子的嘴角无意识地翘着,仰着脸,表情是那样安静,单纯,一颠一颠的,是我见过最充满那名为希望的生命力的脸。
我不知道他们骑着那墨绿的小摩托所向为何,所做为何。
我只觉得,那孩子怀抱着春天。
一整个,喜悦而轻盈的,新生的春。
流光溢彩的春啊!
闲暇的伟力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这是不错的。
因此,当我看到这材料中“没有良好机会的苦儿利用许多短的闲暇成功大业”我的第一联想并不是我们要把闲暇的时间也变作工作,学习,逼迫自己继续秉持功利主义的时间,而是看到了《生活》这个期刊名。
是的,闲暇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或许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但是却依然享有平等的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权利。日子里总是有苦难的,有悲伤的,有被忙碌压迫至感官麻木的,而闲暇就是这样借我们驾着小舟的人类在人生的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时,稍稍风平浪静的那一刻,使我们可以看到海面上的血红残阳,停下来,喘口气,歇一歇,是的,任何一个普通人,无论多么平庸,都有资格在这方寸闲暇中奖励自己一点小憩。
闲暇闲暇,为什么不能只有“闲”而还得有“暇”,这正体现了一种悠然,我常常见了这“暇”字,它的日字旁是那么的灵动活泼,好像一方斜阳在地上挪移,而我在惬意地凝望那有脚似的斜阳的挪移。
闲暇的时候身心是平静的,我们可以自由地把灵魂从身体里抽离,最最真实的感受自己,和自己对话,交融,把生命的触角探向角角落落,然后无比鲜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归属于这个世界,这常常让我想到罗翔老师的一句话:“每个人来到世间,就拿着不属于自己的剧本,可是我们没有选择,只有尽力去演好自己的人生”。闲暇是那么仁慈啊,它好像把我们从剧本中解脱出来,舞台上的演员卸妆下场,任性地展现着自己的疲惫,以及最真实的情绪。
可以说,闲暇终于使我们的心不被事务与忧虑塞满,允许着我们利用它去热爱自己平日无空闲追求的热爱,允许着我们利用着它去追寻自己平日被阻挡的追寻,更允许着我们心灵的栖息,任意的甚至狂妄的思维的发散,而只有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称为是在行使自我意志的完整“人”。
闲暇终于允许我们在人生的苦海中任性一回——那不是蓄谋已久的策划,而是生活给予我们的小小奖励,就好像孩子磕伤了膝盖后得到的一粒糖。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只有当我享受着吃饭前的点点闲暇的时候,我才能注意到狗狗的眉毛耸动,每一块肌肉都配合着眼球的转动来看向你,那样澄澈透明的眼神啊。我才注意到花木摇动,甚而是枯叶坠地的刮擦声都声声传入我的耳朵,家里有烟火气的灯光,母亲的脸突然变得格外柔和,窗外苏州河上的粼粼水光让人浮想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点点的闲暇,就能撤掉心上的挂碍,像钱锺书先生说的,“快乐,是因为心上没有挂碍。”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就是因为了这人生中常伴的这些闲暇,我却时常感到了与地球上千千万万如《茶垢》中所说,各自有各自的隐晦与皎洁的人们的共同的吐息,感受到自己脉搏的跳动与这个世界的牵连,从而感受到对世界的热爱,乃至于人生的幸福。
成功太难定义,事业很难评判,然而公认人生就是一段修行的旅程,苦修苦修,往往一路荆棘,闲暇,就像道畔甜美的花,使我们重新反观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再次如初生的婴儿认识这个世界,然后感喟:哦,怪不得人类的历史还未被苦难填满——在人生的缝隙般的闲暇中,我们看到自己的渺小,却也看到大美的世界,然后一次次与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己,握手和解。
苦难叫我们人类学会了“生存”,而闲暇,终于叫我们学会了“生活”。
闲暇的伟力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