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1005800
作者 : 宴
-
分级 大众 无倾向
原型 墨魂众 墨魂众
标签 墨魂
-
296
1
2020-11-14 23:29
- 导读
- 没有导读。
既然你梦到了圆满。
那,我想请求你,请求你让他们在世人的梦中继续圆满下去。
平生前所不能平之事,圆身后所未了之愿。
哪怕是场幻梦,我亦陪君醉笑三万六千场。
幼年看电视剧总会因为电视剧里那些美丽虚幻又多金的剧情烦恼早上醒来枕头哭湿一片。但是长大以后,却越来越喜欢看那些真实的剜骨挖心的史实。电视剧里的剧情像泡沫一样随时都会破碎,觉得难过大不了一走了之。但是历史不一样,它就活生生地摆在那里,无论你去不去看,那些鲜血,那些泪水,就撒在我脚下的土地上,供养着一代代人生长。
我最爱也最恨墨魂的,也正是这一点。
看故事,我尚且可以说,这些都是假的,编出来逗我玩的。可是那些遭遇不平之事后的失意落魄乃至屈辱,是刻在前辈们的脊梁骨上的。墨魂把这些不平之事,写出来,藏起来,让我自己去找。我捡起博山炉,拂去灰尘,看到那些被繁华旧梦压住的痛苦的喘息,我如何骗得了自己?我如何能不悲戚。
我宁愿他们都是平凡人,不曾遇到战乱,或平平无奇做个小官,或云游四方从未出将入相。可是若当真如此,这万古苦痛的长夜怕是更加难捱。如果不是他们把飘摇的剑意凝在指尖,把忧国愁绪藏入梦中,将满腹忧思埋在土里,筑成高墙——我何时才可端着酒杯敬一敬这江水?
他们苦啊……有的也说苦,自嘲家书寄不出去,没人回信;说自己须发皆白却更愿意战死沙场;说以后呀,只有道袍陪着自己啦;说自己家国破碎,只盼酒再浓些。但是更多的人啊,总不说,闷在心里吞入腹中,只是很偶尔地看到星星热泪盈眶;很偶尔地拨弄几块瓦片;很偶尔地盯着袅袅轻烟出神……
苦也好乐也罢,他们终究是站了出来——在所有人栗栗危惧时,他们擦干泪扔下酒杯,笔扫千军,酒入愁肠,化作千万墨痕。
我怎么舍得读啊,明明都是那么好的人。
我怎么舍得不去品读啊,那都是他们的血泪啊。
我有时也在反反复复考虑,如果他们真的像我之前说的那样闲云野鹤梅妻鹤子过一生是不是更好。
只是……如果他们真的能忘记那些忧国忧民的深情,放下那些深入到人群里才有的忧虑,那他们也不值得我去敬佩啦。他们闪闪发光的,正是他们那些不可摧毁磨消的人格魅力呀。
虽然我必须承认,我看到的他们都是我想象出来的,我甚至从未亲手抚摸过背井离乡的羁绁,从未回到过长安……但,哪有非要到过长安才能为长安流泪的道理呀。只要我浸在他们的笔端纸下,我便回到了我热切盼望着的长安呀。当我诵读着柳先生的文章时,他便欣然从文章里走出来,给我讲在他的大唐,他看到了什么。当我钻研东坡先生的诗词时,便有人领着我跑回大宋,塞给我一支竹杖……
我确实是要感谢墨魂,感谢它给我虚构了一个梦,我可以与诗家在梦里肆意交谈,推心置腹。我知道这是虚妄,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梦,可是,假若真有墨痕斋,即便要我葬在这斋中,又有何不可?
我梦到啊,我单枪匹马闯进塞北看太阳;我趴在她的窗口偷看她梳妆;我攀上高台恣意狂歌;我半醉半醒扑入落花;我跪在台下泪水打湿官服;我坐在船上看白鹭飞起;我摘下柳枝与友人分别;我背着琵琶赶赴松州;我手持宝印编写文告……诗家将他们的梦都托付给我,我一边泪流满面,一边向他们允诺,诗家托付给我的,我也会如此转交给更多的人。人是会死亡会消逝的,可是文章不会。只要还有人诵读着那千百年来传下来的诗词歌赋,诗家便还活着。诗家的精神,也永远随着文章会影响着一代代的人。他们亦会如我一般做梦,如我一般流泪,如我一般允诺。
于是,诗家永存。